工业机器人助力石狮制造向“智造”转换
【中国机床商务网 地区风采】一组来自2015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上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5.7万台,同比增长55%,约占全球市场总销量的四分之一。预计到2017年,工业、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美元。作为传统制造业强市,近年来,石狮市无论是在工业机器人研发,还是应用方面均可谓先行一步,尝到了甜头,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工业机器人已成为助力石狮制造向“智造”转换的主要手段之一。
“机器换人”
让传统企业效率倍增
面对全球纺织产能过剩、国内外市场需求减少以及日益增长的劳动力成本和招工难等问题,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服装业遭遇发展瓶颈。对此,石狮市政府紧跟“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配置新的自动化设备,通过实施“机器换人”技改项目,使生产工艺流程智能化,成为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武器。
在石狮,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亮点,其效果超过预期。据了解,服装生产的裁片工作之前要2—3个工人铺布,先将布平叠成50—200层,每叠一层都要工人用手或棍棒抚平,费时费力。采用机器人替代人工铺布,不仅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记者从石狮市休闲裤同业公会了解到,近年来,该公会积极开展“数控一代”智能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成功研发出适合休闲裤行业生产特点的“伺服智能双向式铺布工业机器人”,并已在19家会员企业中进行了生产性应用,机器人上岗数量达26台。该型号机器人可自动调节面料张力,不会造成裤布偏角。与人工操作相比,每台设备省人工2人,工作效率提高5倍。不仅如此,该设备与自动松布机、自动升降机配合使用,可实现无人值守,全自动工作。
业内人士表示,“机器换人”一是解决用工缺乏,缓解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带来的压力,尤其对纺织服装产业来说,以机器弥补人力的不足更为主要;二是以智能装备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单位时间内的成本,从而增大盈利空间。当前,国内先进纺织企业每万锭环锭纺用工已在40—50人之间,一般环锭纺企业也从原来万锭用工150人减少到100人以下。专家预测,未来5至10年时间,“机器换人”的需求趋势将更加明显。
借助机器人
企业和员工双双受益
其实,在石狮最早使用工业机器人上岗的行业当属五金业。众所周知,在石狮制造业中,与其他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相比,五金行业是自动化程度最低、劳动强度最大、生产方式相对最原始的,20年没有变过。例如抛光工序,人工操作时,手做得没劲了,就用膝盖来顶,手脚并用。据悉,石狮市压铸五金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关注度较高,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解决的是从热室压铸机中取件和拔料这两道工序,原来这两道工序是分开的,工业机器人上岗后,就连成一体了,节省了人员,缩短了生产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记者在闽南(超越)五金生产现场看到,机器人用其钢制的机械手臂伸进压铸机中,迅速灵巧地抓取200℃高温压铸成型的锌合金工件,经过旋转、回翻、伸缩等标准动作后,稳妥地送进全自动拔料机,再进行多路自动分捡。此外,另有4台自动抛光机代替了人工进行电镀前的抛光工序作业。
与此同时,不久前记者在石狮市乐扣五金辅料公司生产车间发现,车间里工人寥寥无几,3台压铸机旁边,有3台(套)拔料工业机器人,不停地重复着精确的动作。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以前车间里开3台压铸机至少需要12名工人不停地忙碌,现在用2—3名工人就很轻松了。据悉,该公司研发的拔料工业机器人上岗后,每班仅需配备2—3人,一线生产工人至少减少10人。工业机器人拔料由电脑精确控制,力度均衡,优品率也大幅提高。
工业机器人在石狮企业上岗,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解决生产一线员工数量不足的紧迫问题,间接的好处是提高了产品品质,提高了工效,缩短了生产流程等。“工业机器人除了可以降低制造业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最大的用武之地还应该是代替人类更高效地完成一些枯燥及危险的工作。”业内人士指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员工都将受益。